找到相关内容59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诗审美境界论

    显现,青青翠竹,尽是法身。郁郁黄花,无非般若。在禅宗看来,无情有佛性,山水悉真如,百草树木作大师子吼,演说摩诃大般若,自然界的一切莫不呈显着活泼的自性。苏东坡游庐山东林寺作偈:"溪声即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净身。夜来八万四千偈,他日如何举似人?"潺潺溪水,如同佛陀的广长舌,彻夜不停地宣说着微妙佛法;葱郁青山,明明白白地呈露着清净法身。溪水流珠溅玉,彻夜不停宣说着千千万万首禅偈,它们是如此的丰盈富瞻,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52842574.html
  • 溪花与禅意,相对亦忘言

    个人处,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。而今得个休歇处,依前见山只是山,见水只是水。”东坡居士的这首诗与此语意趣相同。   东坡居士赠给自己的传法师傅东林常总长老的禅悟诗云:“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净身。夜来八万四千偈,他日如何举拟人。”真如实相,横遍十方,竖穷三际,青青翠竹,皆是法身,郁郁黄花,无非般若。所以在一个悟了自心本性的禅者看来,潺潺的溪流水声,都是佛陀以其具足相好庄严的广长舌在宣说美妙的...

    李桂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4451078.html
  • 宋代的禅与诗

    诗偈,其中禅理、禅趣是颇耐人寻味的。  大概在元丰七年(1084),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改知汝州,特意登庐山并谒东林常聪,留下了两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。其一曰:  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净身。  ...诗云:  风来松顶难立,月到波心淡欲沉。  会得松风元物外,始知江心是吾心。   这首七言绝句虽称不得上乘,但显然受心学“心即理”的思想影响,也写出了松风、月波的情致。但是其只知江心即已心,却没有达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3051578.html
  • 楚山禅诗一首解读

    而要修心。禅宗  有法云:“郁郁黄化,无非般若,青青翠竹,尽是法身”;“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”。东坡居士亦有诗云:“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净身?夜来八万四千偈,他日如何举似人。”④说的就是这个...指“如来藏净心”与“七识染法”和合在一起,既不是同一个东西,又没有本质的区别。它有两种功能:觉与不觉,当它不觉时:  “所言不觉义者,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,不觉心起而有其念,念无自相,不离本觉。犹如...

    王红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55558893.html
  • 峨眉山道场大放光芒

      眼前黑白漫纷然  请君试向岩边坐  一日真如五百年  苏轼到伏虎寺,也留下有名的诗句:  溪声便是广长舌  山色岂非净身  翰林赵熙赠峨眉传度大和尚的诗篇:  出郭二十里  入山千万重  遥闻...峨眉山道场大放光芒  重庆中梁山华岩寺释心月  峨眉山道场的缘起  峨眉山的佛教,有一千多年历史,是普贤菩萨道场,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,由于历代皇帝多崇奉佛教,经唐、宋、元、明、各代的扩充修建,使...

    释心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11762817.html
  • 历代禅诗100首

    ,相逢拍手归。   (桦源岳禅师诗)   74 欲悟色空为佛事,故栽芳树在僧家。细看便是华严偈,方便冈开智慧花。   (白居易僧院花诗)   75 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净身。夜来...直到如今更不疑。   (灵云志勤开悟诗)   8 山前一片闲田地,叉手叮咛问祖翁;几度卖来还自买,为怜松竹引清风。   (五祖演开悟诗)   9 空门不肯出,投窗也太痴。百年钻故纸,...

    禅宗|禅诗|禅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4/03/075651325759.html
  • 禅宗法脉及开悟诗(1)

    长舌。山色岂非净身。夜来八万四千偈。他日如何举似人)   且曰。也不易到此田地。庵曰。尚未见路径。何言到耶。曰溪声便是广长舌。山色岂非净身。若不到此田地。如何有这个消息。庵曰。是门外汉耳。曰和尚...殊质象。声元异乐苦。暗合上中言。明明浊句。  四大性自复。如子得其母。火热风动摇。水湿地坚固。  眼色耳音声。鼻香舌醎醋。然依一一法。依根叶分布。  本末须归宗。尊卑用其语。当明中有暗。勿以暗相遇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3851720.html
  • 感念自然——生命的平等与体认

    一定禅修和佛教境界的诗人学士,他的诗词中常常流动着对大自然的感悟和热爱,庐山烟雨涌动,浙江潮水奔腾。其中,《赠东林总长老》的诗境,佛法之意,自然之情,最为后世传诵。诗云:   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净身。   夜来八万四千偈,他日如何举似人。   广长舌,是佛陀三十二相中的一相,说佛陀的舌头绵长红润,伸出能覆盖到发迹,比喻佛法的广大。净身,指法身,事物的本体清净如一。八万四千偈,形容...

    刘元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3346621.html
  • 茗公荼毗、示现瑞相-追记茗山上人往生前后二三事

    所现之身便是法身,便是与宇宙同一、与日月山川同一的化现身了。种种瑞现,现花,现鸟,现云,现光,这是得大自在大解脱的示现,正如苏轼所说"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净身?"这不正是古德所言"万古长空,一朝...

    觉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4353855.html
  • 佛学与哲理、禅趣诗刍议

    .苏轼也有道地的以禅语入诗的作品:“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净身.夜来八万四千揭,他日如何举似人”(《赠东林扭长老》)这是一首悟道之作.诗人山寺留宿一夜.处处有悟.听到溪水潺潺,感到这是佛在说法;...《石壁精舍还湖中作》:“昏旦变气候.山水含晖.晖能娱人,游子澹忘归。山谷日尚早,入舟阳已微。林壑敛祺色,云霞收夕霏。董荷迭映蔚.蒲稗相因依。披拂趋南逗,愉悦注东扉.虑澹物自轻,意惬理无微。寄言摄生...

    何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42354488.html